我们相信,只要坚持系统治理,着力补短板、强弱项,就能够构建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的“四梁八柱”,促进产供储销各环节有效衔接,不断提升保供稳价能力和水平。
近期,国内消费需求继续恢复,物价运行总体平稳,但个别民生商品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,呈涨跌互现态势。比如,猪肉价格连降18周,部分苹果的批发价甚至降至每斤1元以下,价格普涨的水产品个别品种周均价同比涨幅超50%,生活用纸近期也集体涨价。
民生无小事。保障粮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,事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,也直接关系到市场平稳运行与发展预期。
近年来,我国重要民生商品的供给保障能力有了大幅提高,价格运行总体较为平稳。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去年以来,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对部分民生商品的生产流通和价格运行,造成了一定冲击。同时,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,也给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带来诸多挑战。
避免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大起大落,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价格机制改革,不断提升价格的调控能力和水平。今年2月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《关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的意见》,强调要紧紧围绕畅通生产、流通、消费等多个环节,发挥政府、市场、社会等作用,运用经济、法律、行政等多种手段,提升价格调控能力和水平,有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有效供给和价格总体平稳。
以猪肉为例,为保障春节期间供应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节前连续进行了9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,既平抑了价格波动又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。事实上,早在去年初,农业农村部就采取多项措施支持生猪产能恢复。目前,猪肉价格已逐步回归正常。
实践证明,只要充分发挥政府“有形之手”和市场“无形之手”作用,做好强化监测预警、保障市场供应、加强储备调节、兜住民生底线等工作,同时加大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哄抬物价、串通涨价等行为,就能实现保供稳价目标。
当前,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对价格机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《关于“十四五”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“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更加健全”。为此,要健全价格监测预测预警系统,增强保供稳价工作的前瞻性;要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,完善突发应急调控机制;要坚持稻谷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不动摇,守住粮食安全底线,筑牢保供稳价基础。
我们相信,只要坚持系统治理,着力补短板、强弱项,就能够构建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的“四梁八柱”,促进产供储销各环节有效衔接,不断提升保供稳价能力和水平。